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合作经济、探索农业托管模式……大孙各庄镇多点发力激发农业产业新活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带动农民增收。
培育示范家庭农场
大孙各庄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培育了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农场典型。目前,该镇拥有家庭农场56户,其中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1户,包含11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家庭农场的创建进一步引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用更先进的技术,向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位于大孙各庄镇前陆马村的北京六马东田农场中心是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记者走进该农场看到,温室排列整齐、建设标准统一。“原来我只有1个温室,近期新建了3个,扩大了经营规模,开始尝试种植更多品种的蔬菜。”北京六马东田农场中心负责人田东生介绍。
大孙各庄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用地再配置,扩大农户生产规模,引导农户向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通过奖励帮扶和技术支持等方式,提升农户的种植收益。“我们定期邀请区植保站、区农服中心的专业人士为农户进行主题讲座,提升农户科学种植能力。”大孙各庄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罗迎宾介绍,“各村农业技术人员在小麦‘一喷三防’、蔬菜白粉病高发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指导。”
发展合作经济
大孙各庄镇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优势,打造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品牌,目前已与200余名社员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式种植生产、统一销售配送模式。每年年初,合作社按照近年蔬菜销量确定种植生产计划,与社员签订蔬菜种植订单合同,对社员订单菜实行统一生产、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并为社员种植订单菜做好全周期服务。
合作社的农业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订单菜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安全用药等知识培训,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和指导社员解决种植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规范订单菜生产。“辣椒出现了白粉病,这与湿度大有一定关系,现在可以适当地用一些三唑酮喷洒……”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的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农户的辣椒种植情况,与农户交流蔬菜种植中病害的防治方法。
从种植时间、选择蔬菜种子,到化肥使用监测,再到采收时间,在合作社的标准化种植模式下,社员更加省时、省力、省心,蔬菜品质也进一步提升。“公司采收农户种植的蔬菜后,按标准进行检测,将合格的蔬菜进行包装、销售。”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生产技术部经理张秋友介绍。
“北京绿奥蔬菜合作社收购蔬菜的价格要比农户自己联系经销商出售的价格高10%至20%,有效保障了农户收入。”罗迎宾介绍。今年以来,合作社已累计销售农户蔬菜900余吨,农户亩均增收约2000元,整体促进农户增收40万元。
探索农业托管模式
大孙各庄镇积极探索“规范流转交易+适度规模经营+生产托管服务”的新模式,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协助农户将低效、闲置农用地托管至专业公司,实施集中、专业化种植生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小田并大田,农田集中、连片,解决了以前地块小、小户种植成本高、大型农机难以使用等难题。
记者在后岭上村的农田看到,这里连片的玉米秧高度统一,长势良好。“我们村约95%的土地都流转给了村集体,再托管给专业公司种植,现在农户每亩地可增收约500元。”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德介绍。截至目前,大孙各庄镇已有3000余亩的土地通过农业托管模式种植,规模化使用农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孙各庄镇积极做好农田水电维护、周边沟渠清理等工作,与专业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保障农业托管服务有序进行,助力农户增收。”罗迎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