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跌跌不休的硅料价格正在引发业内密切关注。
随着最新一期的报价在端午小长假前揭晓,硅料价格(含税,下同)的最低点已经来到6万元/吨,逼近不少硅料企业的成本线。参照大全能源2022年财报公布的一组数据——报告期内,该公司多晶硅平均销售成本58.56元/公斤。
(资料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硅料价格持续下跌的压力正在影响着新旧产能的投建、生产,并掀起新一轮的淘汰赛。但业内人士也认为,硅料价格跌势已见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到的是,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行到低位之后,头部企业停止新的产能扩张规划,新进企业不再推进二期项目。除已经实质性推进土建施工、完成主设备订货并预付款的项目之外,其他新项目暂缓推进。”
不到一个月硅料价格“狂泻”近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6月21日公布的价格(含税)显示,当周,单晶复投料、致密料和菜花料价格区间分别为每吨6.5万元至7万元、6.3万元至6.8万元、6万元至6.5万元,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吨6.81万元、6.64万元和6.27万元。此外,N型料的最低价格降至每吨7万元,成交均价为每吨7.39万元。
与5月24日的价格相比,单晶复投料、致密料和菜花料的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下跌47.70%、48.13%和49.92%。
不到一个月,国内各类型硅料价格普遍缩水近半,这足以表明当前硅料供需关系已经彻底扭转。
来自供给端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产量同比的确大幅增长。今年1至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总计53万吨,同比增长90%。这其中,仅在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就达到约11.56万吨,环比增加4.6%。
随着国产多晶硅规模的跃升,今年以来海外进口数量逐渐减少。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5月份国内多晶硅累计进口量仅30071吨,同比减少12.89%。5月份,国内多晶硅进口量为3823吨,环比减少33.78%,同比减少49.14%。
然而,在供给端方面,下半年仍将有大量产能释放。广州期货研究中心对此估算,下半年仍有超100万吨规划产能即将投放,整体供应增量较大。
不过,需求端的积极响应,并未让硅料供需关系格局彻底崩盘。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达48.31GW,同比增长186%,行业景气度高涨。
事实上,硅料价格的持续下滑同样也在刺激着需求端的增量。
“组件价格若为1.5元/W,大型地面电站投资内部收益率将超过8%,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就更可观了。”吕锦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硅料价格下行后给下游及终端市场留出可观的利润空间,“今年SNEC光伏展会后下游厂商推动了新一轮的再扩张。”
短期“狂泻”的硅料价格,使得硅料企业过去两年赚取超额利润的日子已经去而难返。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价格已经出现了见底信号。
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硅料价格基本底部企稳,下行空间有限,不排除后期反弹的可能性。”
另据硅业分会分析,当前供需关系转好迹象推动6月21日当周的多晶硅价格收窄跌幅。“供应方面,东立、宝丰、上机等项目推迟投产,使得短期供应过剩的预期有所缓解。需求方面,本周硅片价格略有回升,企业减产幅度不及预期,下游询价开始频繁,采购积极性有明显改善迹象。”
新项目推迟硅料环节加速淘汰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两年,硅料企业的确迎来了高光时刻。
自2021年起,硅料价格开启上升通道,并随后进入“狂飙”模式,最高价格一度超过30万元/吨。受此影响,硅料企业展示出了“钞能力”,利润超百亿元。
然而,高额利润的诱惑之下,硅料环节也成为近两年来的热门投资领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仅在2022年,国内硅料签约、开工、在建、投产的项目超过20个,总投资额超过2400亿元。
“当前多晶硅基本面宽松主要还是由于供应过剩造成的,叠加后续还有新增产能即将投产,预计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市场或仍有进一步下跌可能。”广州期货研究中心分析称,目前价格已经跌至部分二线生产企业成本线附近,而头部企业的成本把控相对较好,仍有生产利润,预计后续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将明显突出。
“对于老旧产能来讲,当前售价已经不足以覆盖成本,关停趋势明显;对于新产能而言,运营资金投入压力大增,投产延迟也是非常明显。”宋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的价格持续下去,确实会加速淘汰。”
宋昊坦言,硅料价格下跌给硅料企业带来的压力的确存在,主要表现包括产能爬坡有待完全实现,部分资本开支没有完成。但他也强调,对于头部硅料企业而言,成本优势、品质优势确实比较大,所以经营上没有压力。“目前公司乐山基地已达产,成本优势明显;其他基地仍然在产能爬坡的过程中,成本优化空间较大。即使是产能爬坡的基地,成本仍然是行业领先。”
实际上,硅料环节今年表现出来的供需反转现象,正是光伏产业产能短期迅速扩张的反映。并且除了硅料环节,各大硅片企业近期争相降价,亦让人嗅到了行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危机感,以至于业内关于部分光伏产品未来是否会掀起“价格战”的疑虑有所加重。
对此,吕锦标认为,光伏产品并不是普通消费品,每个环节交易都一一对应。“目前下游产业链三分之二的份额是一体化产品,在硅料价格稳在低位、组件价格已经非常具备光伏发电投资价值的情况下,主流的交易价格肯定是稳定的,只是会通过小幅的价格波动来调节季节性的供求关系,让市场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