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中,长平之战一直都被史学界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关资料图)
在这场战争中,秦国以六十万兵力对阵赵国四十万兵力,结果赵国全军覆没,秦军伤亡二十余万,《通典》记载道“
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战争的残酷程度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从战争伤亡情况来看,这场战争无疑是秦国取得了胜利。
然而,四十多年前在我国山西省境内出土了两个铜戈,这两个铜戈的发现使得长平之战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秦是长平之战胜利者”
的论断受到了冲击。
早在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就对赵国的军队进行了改革,史书描述为“
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为了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赵武灵王下令赵国的士兵要身穿短窄的狄戎之衣,并在作战方法上要求全军学习骑射,赵国由此完成了从步兵到骑兵的转变,实力大大强于周边的几个国家,也因此变得不安分起来。
赵国多次派人乔装打扮前往秦国,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并绘制地图,想要绕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函谷关直接攻取秦国的都城。
但由于秦的防备和国力的不断增强,赵武灵王的想法并没有被付诸实际行动。与之相反的是,赵国因为赵武灵王推行改革后的强大引起了秦国的不安和惦记,秦国将其视为实现东进目标的主要障碍。
不久,秦赵双方就围绕上党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之战,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具体的作战中,赵国主帅廉颇深感秦军强大,不能与之硬拼,于是采用了以防御为主的战术。赵王感觉赵国实力很强,有资本与秦军正面作战。
因此,他认为廉颇不敢进攻只是太过谨慎和胆小,再加上赵国上下流传着
“秦国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
的消息,赵王很快就不顾他人劝阻,下令“
廉颇免而赵括代将
”——(《史记 赵世家》)。
赵括虽然读了很多兵书,讨论起战争来也滔滔不绝,可是他并没有实战经验,这就为赵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听闻赵国换赵括为将的消息后,秦国立马改派能征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上阵指挥,意图一举荡平赵国军队的主力。白起佯装败退,经验不足的赵括指挥军队追赶,秦军一支精锐断了赵军的后路,很快又聚拢成了包围圈,赵军成了“瓮中之鳖”。
在被围困四十九天后,赵军早已断粮,内部士兵甚至因为争抢食物而自相残杀,主将派使者向秦国军营送去了降书。白起担心赵军反复无常,恐其东山再起,下令秦军坑杀赵国士兵,四十余万人瞬间化为泡影。秦国相邦蔡泽评价道:“
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听着都使人惊诧。
这场战斗虽然秦国取得胜利,但是秦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吕氏春秋》记载“
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
”。在战争中,最受苦的其实是百姓,秦的国力也受到了削弱。
十七年彘令戈
”,意思是桓惠王十七年(公元前256年)造于彘地(当时的上党郡境内);另一枚铜戈的铭文则记载“
二十二年屯留令戈
”。
这枚铜戈位于屯留,同样属于当时的上党郡,此时为桓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51年),长平之战早已过去,但根据铭文却可推断出:
这就表示了:
秦国虽然以巨大代价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并没有平稳地占有胜利果实
。
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若赵国灭,则魏、楚两国必不存。
于是纷纷派遣军队前往赵国的都城邯郸支援。由于配合得当,秦军的先头部队很快便败退西逃,邯郸之围得以解除,赵军连同魏军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
邯郸之战使得秦的统一步伐放缓,秦不得不由原来的全面进攻转变为“
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根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精彩至极的历史演义,人才层出不穷,我们中华民族的权术谋略就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发扬。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上很多的故事都能给我们以启发。
曾国藩曾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甚至可以用“愚笨”来形容。他能以庸才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
可见,读书真的能启迪智慧。
而他们,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故事总集,全书收录了上讫先秦下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再进行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