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缺乏感情牌
【资料图】
媒体需要关怀
曾经有一个经典问题: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平等是什么?最直观的回答可能是财富,但这是最好的答案么?
正如战场上一条关键的情报,威力远胜千军万马一样,财富的积累需要多种要素,其中至关重要的,无可取代的因素可能是:信息。当年“股神”杨百万,就是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关于发售国库券的信息,毅然投入大潮中,走上财富自由之路的。
杨百万的时代,报纸和广播几乎是普通人仅有的信息来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人,在享受信息极度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信息爆炸的烦恼。
试想一下,你每天一睁开眼、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临休息前,只要打开微信抖音等,就有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视频向你扑面而来。其中真正能够提起你兴趣的,恐怕百不足一。
即使下定决心和微信抖音短暂“断舍离”,屏蔽一切APP,现代IT技术这么发达,保不齐会有一两条“漏网之鱼”出现在屏幕上,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又是“标题党”。心情烦躁的时候,想把手机摔了的心情都有。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如卞之琳诗所言“别人装饰了你的房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面对着用户越来越挑剔的眼光,所有的财经新媒体都在想尽办法抓用户眼球。这也可以理解:在流量为王的年代,能不能抓眼球,关系到一家财经新媒体的生死存亡。
为了活下去,各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靠“标题党”博人眼球,有的靠独家内容吸引流量,甚至有的为了“破圈”,不惜背离初心,大肆炒作猎奇八卦。在这种纷繁复杂之中,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财经新媒体?本文简单介绍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总结思考。
财经媒体
从粗放到成熟
财经新媒体,是由财经媒体衍生而来。而财经媒体,是指以经济政策、行业产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为主要内容的传播载体,是媒体阵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财经信息服务的专业化载体,财经媒体成为财经信息、资讯及服务的重要提供方,在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媒体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1992年,改革开放推动我国财经媒体的诞生。其中创立于1991年,新华社旗下的《上海证券报》,是新中国第一家财经日报。
摸索阶段:1993-2000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财经媒体开始市场化,传统媒体开始设立发展专门的财经分支。
崛起阶段:2001-2010年,经济全球化下,大批新兴财经媒体涌现。2001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创刊向全国发行,开创了财经媒体的新时代。同时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财经“新媒体”“自媒体”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转型阶段:2011年至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财经媒体升级转型。在这一阶段,新媒体发展模式日渐成熟,今天鼎鼎大名的许多财经新媒体,大多孵化于这个时期。同时,财经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垂直化”、“专业化”趋势。
从上述财经媒体发展的“四部曲”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财经媒体已经摆脱了传统媒体附属,成为一股独立的力量。而财经新媒体,更是乘上时代东风,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成就自身独特的价值。
百舸争流
给财经新媒体分类似乎很难,因为正如本文开头所言,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各类信息的“无差别轰炸”下,很难区分不同的内容和受众。
但是换个角度想,面对汪洋大海,能筛选出最有用信息的本事难道不是更重要的么?所以本文就对目前的财经新媒体,从内容和主办方两个维度进行大体的分类,以便广大受众进行相应的筛选,纯属抛砖引玉。
首先,按照产出内容主要方向的分类,我们不妨将现在的财经新媒体分为资讯类、纯专业类和泛财经类三大类,分别对应着不同内容偏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同一品牌下会有不同类别财经新媒体,这里的归类只是一种宏观概述,和具体的品牌名字并不挂钩。
首先是资讯类。财经新媒体首先是媒体,而资讯类财经新媒体,主要方向就是第一时间,将五洲四海发生的最新事传递给每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资讯类是最像“媒体”的财经新媒体,而对热点的及时捕捉传递,反过来也让财经新媒体获得了流量。
举个例子:今年五一假期前后兴起的“淄博烧烤”“特种兵旅游”等热点,无数财经自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让大众领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流量,创造了价值。和传统媒体相比,财经新媒体的运营相对少了条条框框,因而在视时效为生命的资讯报道上,有独到优势。
如果说资讯类是快餐的话,那么纯专业类就是“满汉全席”。这年头不关注几个专业财经新媒体,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业人士。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和所有的科学文化领域一样,财经行业包罗万象,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的“门道”,非在业内摸爬滚打个几年根本不足以探其究竟。但是很多专门化的知识,又是被行业新手迫切需要的,而专业类财经新媒体,便在两者间构建了一座桥梁。
这类新媒体的运行模式通常是这样的:由专业人士运营,通过原创或转载的方式,输出各个领域的专业“干货”长文,吸引一批同行人士关注的同时,通过线上或是线下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沙龙等活动,吸引对行业感兴趣的人士参与。同时,新媒体方面还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组织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考察,以此在发出声音的同时,聚拢行业影响力。
“快餐”吃了意犹未尽,“满汉全席”一般人的胃口又消化不良,最好还是正常的“四菜一汤”。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泛财经类新媒体,提供的就是这种“四菜一汤”。
泛财经类新媒体能火,内核就在于三个字:讲故事!创作者通过大量阅读本领域的专业书籍文章,并经过自身的专业加工处理,输出的长文让完全的门外汉小白也能看懂,产生一种“我也很厉害”的感觉。
这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往往从一个小的社会热点切入,层层递进,最后落脚到大时代背景。而这种将微观视角与宏大叙事相结合,加上文字抒情的方式,非常容易引发读者的代入。一旦产生共鸣,流量就水到渠成了。
但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反胃:随着这种泛财经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涌现,受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倾向,获取流量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了。同时这种文案的撰写,对创作者的专业度要求极高: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又要具备“润物细无声”的降维打击能力。如何在泛财经的“红海”中杀出重围,是各家媒体每一分钟都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把目前的财经新媒体按照主办方分,大体可以分为纯官媒、官媒主管下的新媒体、纯自媒体等几类,在内容输出上也更有特色。
官媒直接进驻新媒体平台所形成的财经新媒体,在资源上拥有后两者难以企及的优势,但限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在传播新闻时往往有着“谨慎有余,活泼不足”的短板。但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于宣传工作的需要,不少官媒也一改以往“严肃正经”的面孔,努力活泼起来,尽力用90后、00后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宣传报道的效果事半功倍。
和官媒相比,由官媒主管下的新媒体在内容产出方面,更多走的是市场化路线,往往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活泼,同时还可与背后的官媒实现优质内容的共享,达到“1+1>2”的效果。
和前两类相比,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财经新媒体都属于自媒体,虽然没有很硬靠山做背景,但还是通过积累的专业深度和响应速度,在自身的细分赛道影响着对应的读者,甚至为官媒提供新闻素材,成为财经新媒体界的“毛细血管”。
以上就是笔者对目前国内财经新媒体分类的简要梳理。而在AI的时代大背景下,没有行业可以拒绝变革,财经新媒体更是如此。
AI来了
媒体人会发抖么?
AI在创作上的效率,根本不是传统媒体人一个字一个字敲键盘能够相提并论的:只要最多几秒钟,就能生成一大篇看似滴水不漏的长文。就在今年2月,美国的在线出版商BuzzFeed在裁员12%后宣布将开始使用人工智能AI来编写内容。
AI创作非常简单:只要把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结果)输入提要,就可以产生一篇新闻稿。美国的一家新闻网站,3个月内上线70多篇稿件,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
这么说来,有了AI这个大杀器,包括财经新媒体在内的媒体人下岗只是时间问题,但事实真的如此悲观么?大可不必!
这些AI创作的报道被发现并未做到如机器人般精准,相反还漏洞百出。例如,一篇报道写道,1万美元存款在第一年后能赚取10300美元,显然这很荒唐,要真有这么高的利息,只怕本金都不知道损失多少回了!
AI编写的新闻之所以频频“乌龙”,缺乏真实性和原创性,其实是必然的:它并没有对当事人的采访,无法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只是通过检阅海量公开信息,通过大模型组装文章,难以对这些信息真伪进行甄别,本质只是“裱糊匠”,导致写出来的文案要么漏洞百出,要么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综上所述,AI技术对财经新媒体会有加持,但这种加持不是万能的,媒体最终落脚点,还是不能离开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媒体人只有把 人的感情世界研究通透,才能做出厚重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以此彰显自身的价值,避免有朝一日被AI砸了饭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